从技术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、优秀的PCB设计工程师,这绝对是一个乘风破浪、披荆斩棘的过程。你除了要不断的学习、掌握各项技能之外,还得承受心理、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。当然,在成为PCB设计工程师的道路上,学习各种技能还是最重要的!
PCB设计工程师一定要掌握的五项技能
一、熟练使用PCB设计软件
PCB设计软件有很多,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包括以下几种:Cadence Allegro、Mentor EE、Mentor Pads、AlTIum Designer、Protel 等,其中以 Cadence Allegro 市场占有率最高。
Allegro的优点有很多,如软件操作界面友好,响应速度块,操作效率高,二次开发功能丰富,规则管理器功能完善,高速设计专属功能强悍等等。其对大型项目支持较好,不会因为设计规模加大而大幅度降低响应速度,用Allegro做几万Pin的设计项目基本不会有太大压力,所以对于通讯行业,商用服务器,以及工控、军工领域来说是很适用的。
二、基本的英文能力
英文是PCB设计工程师的必备基本能力,为什么这么说?工作需要!
当前几乎所有开发编程工具及集成环境软件以及EDA软件基本全是英文的,有些甚至连中文目录都不容许。虽然有的软件支持中文,也有中文版,但是你知道查资料结果对应不上资料里英文描述的可怕么~~
做PCB设计的Cadence OrCAD/Allegro和Pads都没有中文版,AlTIum Designer有本地化但是翻译质量欠佳。如果做电路调试,像安捷伦和泰克的示波器、频谱仪、逻辑分析仪也大都只有英文界面。
此外,你还需要能够看懂硬件厂商的数据手册、应用笔记等。毫无疑问,当今电子行业站在世界前列的仍然是国外,从硬件到软件,从说明书到数据手册,基本上都是以英文居多。
三、熟悉器件、读懂电路原理图、认识关键信号
熟悉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,包括:电阻器、电容器、电感器、变压器、二极管、三极管、场效应管、光耦(OC)、传感器、晶振、继电器、蜂鸣器、整流桥堆、滤波器、开关、保险丝等。关键信号包括:电源、摸拟信号、高速信号、时钟信号、差分信号、同步信号等。
在PCB布线规则中,有一条“关键信号线优先”的原则,即电源、摸拟信号、高速信号、时钟信号、差分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。接下来,我们不妨就来详细了解下这些关键信号的布线要求。
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抗干扰性差,布线时主要考虑对模拟信号的保护。
对模拟信号的处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:
a、为增加其抗干扰能力,走线要尽量短。
b、部分模拟信号可以放弃阻抗控制要求,走线可以适当加粗。
c、限定布线区域,尽量在模拟区域内完成布线,远离数字信号。
高速信号布线要求
1、多层布线
高速信号布线电路往往集成度较高,布线密度大,采用多层板既是布线所必须的,也是降低干扰的有效手段。合理选择层数能大幅度降低印板尺寸,能充分利用中间层来设置屏蔽,能更好地实现就近接地,能有效地降低寄生电感,能有效缩短信号的传输长度,能大幅度地降低信号间的交叉干扰等。
2、引线弯折越少越好
高速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弯折越少越好。高速信号布线电路布线的引线最好采用全直线,需要转折,可用45°折线或圆弧转折,这种要求在低频电路中仅仅用于提高钢箔的固着强度,而在高速电路中,满足这一要求却可以减少高速信号对外的发射和相互间的耦合,减少信号的辐射和反射。
3、引线越短越好
高速信号布线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越短越好。引线越长,带来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值越大,对系统的高频信号的通过产生很多的影响,同时也会改变电路的特性阻抗,导致系统发生反射、振荡等。
4、引线层间交替越少越好
高速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层间交替越少越好。所谓“引线的层间交替越少越好”,是指元件连接过程中所用的过孔越少越好。据测,一个过孔可带来约0.5pf的分布电容,导致电路的延时明显增加,减少过孔数能显着提高速度。
5、注意平行交叉干扰
高速信号布线要注意信号线近距离平行走线所引入的“交叉干扰”,若无法避免平行分布,可在平行信号线的反面布置大面积“地”来大幅度减少干扰。
6、避免分枝和树桩
高速信号布线应尽量避免分枝或者形成树桩(Stub)。树桩对阻抗有很大影响,可以导致信号的反射和过冲,所以我们通常在设计时应避免树桩和分枝。采用菊花链的方式布线,将对信号的影响降低。
7、信号线尽量走在内层
高频信号线走在表层容易产生较大的电磁辐射,也容易受到外界电磁辐射或者因素的干扰。将高频信号线布线在电源和地线之间,通过电源和底层对电磁波的吸收,所产生的辐射将减少很多。
时钟信号布线要求
在数字电路设计中,时钟信号是一种在高态与低态之间振荡的信号,决定着电路的性能。时钟电路在数字电路中点有重要地位,同时又是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。时钟的处理方法也是在PCB布线时需要特别重视的。在一开始就理清时钟树,明确各种时钟之间的关系,布线的时候就能处理得更好。并且时钟信号也经常是EMC设计的难点,需要过EMC测试指标的项目尤其要注意。
时钟线除了常规的阻抗控制和等长要求外,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:
a、时钟信号尽量选择优选布线层。
b、时钟信号尽量不跨分割,更不要沿着分割区布线。
c、注意时钟信号与其他信号的间距,至少满足3W。
d、有EMC要求的设计,较长的时候线尽量选择内层布线。
e、注意时钟信号的端接匹配。
f、不要采用菊花链结构传送时钟信号,而应采用星型结构,即所有的时钟负载直接与时钟功率驱动器相互连接。
g、所有连接晶振输入/输出端的导线尽量短,以减少噪声干扰及分布电容对晶振的影响。
h、晶振电容地线应使用尽量宽而短的导线连接至器件上;离晶振最近的数字地引脚,应尽量减少过孔。
i、在数字电路中,通常的时钟信号都是边沿变化快的信号,对外串扰大。所以在设计中,时钟线宜用地线包围起来并多打地线也来减少分布电容,从而减少串扰;对高频信号时钟尽量使用低电压关分时钟信号并包地方式,需要注意包地打孔的完整性。
差分信号布线要求
差分信号,有些也称差动信号,用两根完全一样,极性相反的信号传输一路数据,依靠两根信号电平差进行判决。为了保证两根信号完全一致,在布线时要保持并行,线宽、线间距保持不变。
在电路板上,差分走线必须是等长、等宽、紧密靠近、且在同一层面的两根线。
等长是指两条线的长度要尽量一样长,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。减少共模分量。
等宽是指两条信号的走线宽度需要保持一致,等距是指两条线之间的间距要保持不变,保持平行。
尽量为时钟信号、高频信号、敏感信号等关键信号提供专门的布线层,并保证其最小的回路面积。采用屏蔽和加大安全间距等方法,保证信号质量。
四、对SI/PI知识有一定理解认知
随着集成电路输出开关速度提高以及PCB板密度增加,信号完整性(SI)已经成为高速数字PCB设计必须关心的问题之一。元器件和PCB板的参数、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布局、高速信号的布线等因素,都会引起信号完整性问题,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,甚至完全不工作。如何在PCB板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信号完整性的因素,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,已经成为当今PCB设计业界中的一个热门课题。
在电子系统高功耗、高密度、高速、大电流和低电压的发展趋势下,高速PCB设计领域中的电源完整性(PI)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。
作为一名优秀的PCB设计工程师,当然需要对SI/PI知识有一定理解认知,才能够用以指导优化PCB设计、改善电源通道设计,优化去耦电容设计等。
五、对EMC/EMI知识有深刻认识
众所周知,PCB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功能实现、成本、生产工艺、 EMC、美观等多种因素。
随着电子设备的电子信号和处理器的频率不断提升,电子系统已是一个包含多种元器件和许多分系统的复杂设备。高密和高速会令系统的辐射加重,而低压和高灵敏度 会使系统的抗扰度降低。因此,电磁干扰(EMI)实在是威胁着电子设备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稳定性。我们在设计电子产品时,PCB板的设计对解决EMI问题至关重要。